2015年6月17日,一个关于“人贩子判死刑”的网络舆论帖子刷屏了整个朋友圈,这一舆论就像一点星星之火,以燎原之势发展蔓延。社会各界对此众说纷纭。支持言论沸沸扬扬,反对言论亦大有人在。现今,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所承担的角色愈加突出,大学生看待事物的态度对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,大学生的发展对祖国和社会的发展壮大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。在此基础上,我们针对这一舆论探讨大学生的责任意识,调查当今大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,这对于网络环境的净化以及认识祖国的未来意义重大。并且,这一舆论的调研有助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实质的贯彻实施,让社会充满正能量。
7月15日,我们正能量实践小分队召开小组会议,将近期的任务进行分工。近期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实地调研。本着节约和方便的理念,我们根据小组成员的居住分布情况分配任务,成员就所在地高校进行调研。
7月20日,我们小组两名成员踏入清华大学展开调查。就我们的实践主题对该高校大学生进行了采访及调研。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发现,大学生对待“拐卖儿童判死刑”这一舆论比较理性,不会跟随大众一刀切。在思考问题时大学生会权衡考虑,多方位思考,不随意下定论,责任意识较高。但也有一些大学生比较冲动,看待问题不全面。
25日至27日,位于杭州的成员也进入杭州各高校进行调查研究,发放调查问卷。虽然假期不如开学时期人多,但在校大学生还是不少,并且学生们都欣然接受采访和填写问卷。在采访过程中,浙江大学一名同学告诉我们,犯罪分子的处罚应该遵循罪刑法定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,而不是一刀切、所有的人贩子都判处死刑,应该根据具体的犯罪情节来做判断。而且,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,利用严刑峻法来震慑犯罪,并不是最好的办法。并非法律越严苛,犯罪行为就越少发生,死刑未必能根治人贩子问题。所以在对待这一问题时,我们要理性认真地思考。本次调查研究中,我们共发放200份调查问卷,对收回的问卷进行筛选后,共得到168份有效问卷。对于问卷的结果分析,我们将在调研后期统一进行。
我们的实践“行走在路上”,敬请关注我们接下来的调查研究,让我们一起实践,一起学“习”!